function fnClear()
{
document.all("executeIframe").src = "";
}
function fnPickArticle() {
var articleID = "154681";
document.all("executeIframe").src = "/Common/CommonExecute.aspx?Action=PickArticle&ArticleID="+articleID;
event.returnValue = false;
}
工笔浓抹谱华章点点滴滴写真情 ——评《秋天的怀念》 2006年月日10月8日发表于《且听风吟原创文学空间——似水年华》栏目的《秋天的怀念》一文,我自认为是所写散文中,最为得意的一篇。现将其写作特色粗浅地剖析如下,望各位老师给以指点。 第一,构思精巧独具特色 1、条主线贯穿全文 本文的主线是:“××是个苦命的人”。在文章开始部分,先由“我”的祖母说“我母亲是个苦命的人”引起,由祖母叙述老外祖母的苦难经历。一个“苦命”涵概了老外祖母辛苦的一生。接下来,再由“我”父亲的话“外祖母是个苦命的人”领起。写老外祖母自己非常节俭,好东西舍不得吃,却毫不吝啬地疼爱她的亲人。“我”的父亲就是“吃”了,“喝”了,又“拿”了的……可是,她老人家一辈子都没享几天的福。最后是“我”说的话,“老外祖母是个苦命的人”。诉说了老外祖母对我的关心、爱护。只可惜她老人家没有能看到我考上大学,她竟先去了。那句“苦命的人”流露出“我”的那种,对老外祖母的婉惜之情,怀念之情。 由此看来,“苦命的人”是贯穿文章全文的主线,是引领整篇文章的灵魂。这条线索十分清晰,能让读者一目了然。这样的构思独特、巧妙,耐人寻味。 2、用三代人物故事构建文章内容 祖、父、孙三代不同辈份,不同经历的人物,同时来叙述与老人发生的故事。让人物活动的空间加大,角度新颖,内容丰富,而且又各有侧重。比如:写祖母和老外祖母的故事,侧重写老人的身世、命运的悲苦:早年丧夫,中年丧子等事件;写父亲和老外祖母,重在讲述她老人家的节俭和对亲人的疼爱:写腊肉、咸鸭蛋,“咸得要命”,盼望亲人来吃等;写“我”和老外祖母的故事,立足于:爱“我”、关心“我”的学习情况,写了老外祖母“拉我”、“伴读”等。 所以,三代人眼中老外祖母的形象就是不同的、是多侧面、多角度的。在内容上,让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老外祖母的不幸遭遇,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:她的一生是悲苦的一生,是勤劳善良的一生,是疼爱下一代的一生。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,老人的形象显得丰满、鲜活、美好。她的离逝就更让人为之叹惜呵! 第二,环境渲染加重故事的悲剧色彩 1、 典型环境选取恰当 秋天,本来就好引发人的愁思之情。那么,秋天里的环境更是独具特色。在《秋天的怀念》这篇文章中,我选取了这样的典型环境:把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作为大背景。“苇叶泛黄,芦花飘飞”。其中,泛黄的苇叶,飘飞的芦花,这种种特定的景物,能为悲剧的故事更加增添悲伤的情调。能牵动读者的视觉情感,引起人的绵绵思情。更何况,文中还有那感人的故事呢? 选取恰当的典型环境来配合故事,用典型的景物来衬托人物,就能使故事的悲剧色彩更为浓重。电视连续剧《大清药王》,开篇的典型环境背景就选取了这样的背景:秋天里风吹苇叶,摇曳多姿,在远处,有一辆马车在缓缓前进着……。这种大背景下,就很容易捕捉住观众的视线,让人看着,情感飞扬,思绪万千。再比如,一些东北题材的电影、电视剧都好用那“皑皑白雪”作为大的活动背景。比如,《天王盖地虎》、《赵尚志》等。用上了这些特色环境,就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。 2、典型环境安排到位 在《秋天的怀念》一文中,典型环境前后共出现了三次。 第一次在文章开头,“苇叶泛黄,芦花飘飞,又到了秋天”。这就像电影开始的背景一样,首先就让读者感受故事的那种特定氛围,为全文定下一种悲凄的基调。还能较快地把读者引入故事中。 第二次在文章中间,独立成段。“那里都种芦苇,满洼的芦苇。一到秋天,这里就成了苇子的海洋,风吹苇叶,芦花飘飞,是很好的风景”。这一段,既照应了开头、呼应了结尾,同时,它又是开头景物来源的必要交代。前呼后应,衔接自然。 最后一次在文章末了部分。“那是一个秋天,正是苇叶泛黄,芦花飘飞的是节,白白的芦花轻轻地飞着,在她的坟前翩翩起舞。苇叶‘沙沙’,仿佛在向她老人家诉说我上大学的好消息……”这一次,揭示了老外祖母去逝的时间,典型的环境再次渲染了浓重的悲剧色彩,给文章平添了淡淡的哀伤,大有“与我心有戚戚焉”之感啊! 恰当的典型环境描写,能抓住被写主要对象的故事特点,增强悲剧色彩,效果十分明显。 第三,感人至深产生共鸣 1、 细节描写创设特别的意境 大家知道,细节是创造感人亮点的最必要的手段之一,细节描写好了,就会使文章细腻、鲜活。以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。本文的细节描写共有三处。 一处是:“娘想我,就常撵着小脚来看我,一走就是一天。她说她一点都不觉累……”“小脚”、“走一天”、“一点都不觉累”。这双“小脚”可谓是我们中国的“国粹”呵!六十里的路,她却走了一天,而不觉累。这真着实难为她老人家了。看是小小的细节,里面其实包含了一种精神力量——想念孩子、想念亲人的迫切心情。孩子可是娘心头的肉啊!就是这细微之处构设了独特意境。 二处是:“在为我娘发丧的那天,北风刮起,用纸扎的四合房也给刮破了,娘活着没有住过好房子;死了,还是没有住新房子的命,在那边,娘又要淋雨,受冻了。她老人家的命好苦啊!”真是天公不作美,北风又起,纸屋刮破,那是不幸中的不幸。这小小的细节,就会把读者的思维引到两种房子的对比之中。那纸扎的、新的“豪华”四合房,那烟薰火燎的破屋。这是创设的两幅不同意境的图画啊!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,让人心酸,让人悲痛,越发可怜起这位命苦的老人。 三处是后面的:陪“我”夜里读书时,“困得打瞌睡,也不离去”,多么善良的老人啊!文字不多,但就是这细小之处,人物的精神却跃然纸上。真是细微之处见真情,很好的一幅“老人伴读图”的意境呵! 2、语言朴实真挚感人。 文章采用拉家常的方式,用朴素的的语言,向读者讲述一位老人悲苦的人生经历。读来让人感到真实可信。 ⑴、口语化的词、句让人感觉亲切自然 如:“我娘”、“拉扯”、“结实”、“撵着小脚”、“拾柴烙火”、“咸得要命”等等。这些词、句富于生活气息,有浓厚的口语意味,在文中能使故事可亲可感,更能表现出一个农家老人的真实生活。让读者感到格外亲切。 ⑵、句子精短表意明确 “苇叶泛黄”,“芦花飘飞”,“又到了秋天”等句子。文字少,句子简洁,意思明了。让人读起来不觉累,有种轻松自由的感觉。再比如,“中午他们去放牛,天很热,就洗澡”。句子简短,但叙述的事件非常明白。可谓是干净利落。 3、打动读者产生共鸣 读了史铁生的《秋天的怀念》,不少人都说写得不错,很感人,但究竟怎样感人法?不好衡量。但是,韩清华的这篇《秋天的怀念》,中学生读了,很多人都泪眼模糊;小学生读了,更是泣不成声。作为作者本人,我每次读都要流泪。那次,当我读到“发丧一节”时,声音哽咽,简直就读不下去了,泪水挡住了我的视线。有的学生竟“唔唔”地哭出声来了。当然,这决不是老师故意在学生面前作秀,而是情感的躯使啊!这难道不是感动吗?这是一种心灵的碰撞,这是一种作者、读者和人物间的情感共鸣。 第四,主题升华普及天下 写文章就是要让别人看的,让别人看就要叫人看出点东西。要么是学到知识,要么是受到感染。作为散文,就要让读者为之感动。要感动读者,就应设法打开读者心灵的窗户。那么,作者就不能一味站在自己的一个小狭小圈子里,自己口口声声“我怎么样,我怎么样”“我们家如何如何”等等。这样小的视野范围打动不了读者,因为你没有把读者的身世、命运包括在作品里面。他们的心灵得不到震撼,能感动吗?当然不会了。文学作品应当由己到人,由自家到大家,这样才能把读者的心灵、作者的心灵和故事人物的心灵连接起来,产生同感。这就是所说的文章主题的升华问题。 本文就能做到这一点。我所写的外祖母,只是普天之下受苦、受难老人中的一员,是这部分老人的典型代表,她是那代人悲苦命运的象征。读者可以由我的老外祖母推及到他们的老人,推及到普天之下所有的老人。文章最后说:“我期望着普天之下所有像我老外祖母一样的老人,都能够安度晚年,尽享生命的快乐”。就如孟子所说: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”。像这样,就升华了文章的主题,作品才有了生命力。 综上所述,就是我对《秋天的怀念》一文的粗浅看法,但文章也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。如:叙述中的衔接、过渡不够自然,个别地方语言欠明确,标点符号不够正确等问题。敬请各位老师给以点拨批评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